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近段時間以來,相關部門約談貨運平臺之類的新聞經常出現。
上個月26號,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滿幫集團、貨拉拉、滴滴貨運、快狗打車4家互聯網道路貨運平臺公司再次進行了提醒式約談,“部分平臺公司依然存在多重收費、壓價競爭、運營不規范等問題,損害了貨車司機合法權益。”
要知道,這已經是兩年內4家貨運平臺第四次被約談。
貨運平臺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壯大后隨之興起的產物,主要作用是整合發布零散的貨源和車源信息,讓貨主和車主直接從線上對接交易,擺脫了配貨站對貨源信息的控制和壟斷。
按道理來講,貨運平臺的出現,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間商賺取差價的現象,是一個利好的事情。可現實卻是,不少車主對于貨運平臺的存在感到困擾,甚至到了“恨之入骨”的程度。
1、一個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壓價競爭,用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參考價引導最終成交價。
這也是讓眾多車主最為詬病的一點。
以某貨運平臺為例,運費的確定存在一口價或電話議價兩種模式,其中一口價指的是車主搶單,搶單成功的車主直接與貨主簽訂協議;電話議價則是車主與貨主聯絡議價,確定后簽訂運輸協議。一般情況下,平臺會推薦一口價模式,并提供一個運費參考價,可不少車主認為這個參考價很多時候明顯低于市場價。
那電話議價是不是能好一些呢?有車主反映,貨運平臺不但用參考價進行壓價,還會主動聯絡貨主,引導其壓低定價。
據這位車主描述,一次接單中,他已經跟貨主談好了運費,定價8500元,沒想到平臺的客服直接給貨主打電話,說運費價格定高了,并表示平臺上6000元的價格就有人接單。結果這位貨主跟車主是老鄉,就將這個客服的錄音發給了車主。
不僅如此,貨運平臺還會利用資源優勢誘導車主進行壓價搶單,一些明顯虧本的訂單,自己不接,同行也會接,很多車主對此也是有苦說不出,畢竟能賺個車貸錢也是好的,結果就是運費越來越低。
2、除了壓價以外,貨運平臺還存在不規范運營的問題,比如放任明顯涉嫌超載的訂單出現在平臺上。
之前,有車主就反映過,某貨運平臺上的訂單10t以上的貨物居然要求4米2的甚至3米8的車型來運輸,這種要求完全是不合理的,可是平臺不但沒有對其進行監管,還任由其順利發布。一旦車主接單,就意味著勢必超載上路,對于運輸車輛甚至是其它交通參與者都是嚴重的不負責任。
不管這種情況下的超載運輸主要責任是車主還是貨主,平臺肯定是推卸不掉責任的。所以很多人建議,治理超載不光要從查車上入手,還要從源頭進行治理,治理平臺比治理車輛或許效果更好。畢竟作為一個貨運平臺,不能為了盈利就對不合規的訂單放任不管,該做的監督、引導等還是要做好的。
3、推卸維權等義務,車主接單、運費等權益無法保障,出現問題平臺不了了之。
根據車主們反映,在貨運平臺上,定金、信息費、貨源運費詐騙等非常常見。比如說貨源詐騙,騙子在貨源平臺上偽裝成車主拿下訂單,然后搖身一變偽裝成貨主,重新在平臺上發布信息,尋找真的車主進行運輸。貨物到達目的地后,騙子以車主的身份直接聯系貨主索要運費,實際跑運輸的車主卻意味著白跑一趟、甚至還要搭上油費過路費等。
可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,一些貨運平臺不幫忙解決,頂多就是封掉騙子的賬號,然后就沒了下文,車主呢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一直耗在這里,最終多半不了了之。
按道理來講,貨運平臺既然提供了貨源、車源的交易平臺,并從中賺取收益,那就存在維護交易秩序、保障雙方合法權益的義務。可現實來看,一些貨運平臺的表現似乎并不能讓人滿意。
也因為這樣,很多車主呼吁,取締貨運平臺。這種想法可以理解,但是是否真的可行呢?
客觀來看,如果貨運平臺取消了,貨運模式就要回歸到以前的模樣,車主們尤其是散戶車主。還是無法做到與貨主面對面,中介、信息部或配貨站就要重出江湖,到這些中介機構去找信息,跟在貨運平臺上找信息相比,便利性和時效性上要差多了。
到時候,貨源車源信息一壟斷,對于運力的壓榨也會隨之出現,貨主的運費大部分會進信息部、配貨站的腰包。再者說,信息部、貨運站也無法杜絕賺差價或拿回扣的行為,最終經過層層分撥,到到車主手里的運費,說實話也不見得就會比現在高多少。畢竟現在車多貨少,跟以前“馬達一響 黃金萬兩”的時候是沒法比的。另外,虛假信息、高價套路、拿不回運費的情況也是存在的。
再說了,現在很多車主都已經適應了互聯網帶來的便捷性和高效性,忽然之間取消了貨運平臺,很多人可能無法適應。尤其是新一代的車主們,是不是愿意繼續留在這個行業里,還是個未知數,那些準備進入到這個行業里的年輕人也可能會放棄加入。
由此可見,與其取消貨運平臺,不如增強對其的監管力度,從源頭上解決目前存在的壓價、違規、不規范、不作為等問題,如果貨運平臺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能得到解決,當然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。假如說約談作用不大,可能就像一些車主提議的,推出官方貨運平臺,或許也將是一種解決方案。
(本文為大榮集團原創作品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)